原发性肝癌(简称肝癌)是指发生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。它区别于继发性肝癌,为我国常见十大恶性肿瘤之一,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死亡率极高,仅次于胃癌、肺癌而居第三位。全世界每年新发现肝癌病人约26万,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,占世界肝癌死亡率的45%。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,也是肝癌大国。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主要侵犯中壮年以40-50岁居多。肝癌其病隐匿,早期缺乏典型症状,中晚期的临床特征表现为脘肋疼痛,肝肿大、黄疸、腹水、消瘦、恶病质,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、发热、肝破裂、肝昏迷。病情发展迅速,变化凶险,其自然生存期为2-6个月,称之为癌中之王。
中医学认为,肝癌病位在肝,但与脾、胃、胆及肾密切相关。感受邪毒、肝气抑郁、饮食损伤是肝癌的主要病因,而正气亏虚、脏腑失调则是发病的内在条件。常见因素有:1、情志郁怒:肝主疏泄,主藏血。《血证论》曰:“肝属木,木气冲和条达,不致遏郁,则血脉得畅。”若情志郁怒,可使情志不得发泄而致肝气郁结,气滞则血瘀,瘀血内结,日久可变生积块。2、饮食不节:恣食肥甘厚味,饮食失调,或饮酒无度,或饮食不洁,损伤脾胃,导致脾胃运化失司,湿浊内生,壅阻中焦,或日久化热,湿热蕴毒,内结阻塞于肝络,续而成积。3、外邪侵袭:温热、湿毒、疫疠之邪侵袭人体,正虚不能逐邪外出,迁延滞留体内,气血运行受阻,湿热瘀毒结于肝内成积。其病性常虚实夹杂,虚以脾气虚、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为主;实以气滞血瘀、湿热瘀毒为患。《医宗必读•积聚篇》曰:“积之成也,正不足,而后邪气踞之。”说明正气虚损,邪气乘袭是肝癌发生的病理。早期肝癌多表现为湿阻和气滞的症状,与脾虚相关;中期出现气滞、血瘀、湿热、热毒;晚期热毒炽盛,伤阴耗津之候,出现内脏俱损征象。
肝癌的治疗目的,一为根治,并预防复发和转移;二为改善症状,减轻痛苦,带瘤生存。肝癌属全身性疾病,表现在局部。因其生物学特征,肝内易浸润及转移,原发性肝癌一经确诊,中晚期的占90%,大部分失去了最佳手术的时机,且术后复发率很高。肝癌对放疗相对不甚敏感,加之肝癌又多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,肝硬化的存在明显制约了肝癌的化学药物治疗。而中医药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少,故肝癌需要更早更多的地展开中医药治疗。
灵芝破壁孢子粉可配合手术、化疗、中医药等治疗方法,更有效地改善诸如饮食、疼痛、腹水、黄疸等临床症状。近几年来,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,灵芝破壁孢子粉具有直接杀伤和抑制肝癌细胞,调节机体免疫,诱导肝细胞分化和凋亡,预防肝癌复发和转移及抑制癌前期病变等作用。其护肝解毒降酶、升高白蛋白与血象之独特功效已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。灵芝破壁孢子粉适用于各期肝癌病人,无副作用,改善症状、针对性强、见效快等特点,从经治的大量晚期肝癌病人分析:其自然死亡的年生存率仅为2%,单纯手术、化疗、中医或相结合综合治疗年平均生存率亦仅为10%,而配合灵芝破壁孢子粉治疗的年平均生存率达20%以上,其中有的患者达到5年生存,也有治愈的。可见在治疗肝癌的过程中,灵芝破壁孢子粉与手术、化疗、中医药相结合应用,显得十分重要。
另外,肝癌患者的饮食、护理、情志调节不可忽视。因怒伤肝、因酒伤肝、因劳伤肝不乏其人,要嘱咐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少吃油腻、粗硬、辛辣、腥热、油炸、糯米食品,保持愉快乐观的精神状态,戒怒戒躁,配合治疗,才能战胜癌魔。